殷墟文物小常識

商代的貝
 
R012574_01BCWA
海貝(馬羈飾)
  在本所15次的殷墟發掘中,出土不少的貝類標本和加工品,大多數由本所收藏,一部分則留在南京博物院。經研究證實,當時所使用的貝,有淡水貝和烸水貝兩大類。淡水貝多採自中原及其鄰近地區的河流沼澤和湖泊,以雙殼貝為主,數量很多。大多數的蚌器(如蚌鐮、蚌刀)、貝鏃、佩飾、裝飾或鑲嵌物等,多以這類淡水的雙殼貝為原料。因為雙殼貝的殼厚、殼體曲度不大,利於加工;又有很厚的珍珠層,能產生美麗的珠光,深受喜愛。至於殷墟出土的海貝,多屬於軟體動物腹足綱及雙殼綱。腹足綱的貝大多是單殼,國人多稱之為「螺」,雙殼綱的貝則是習稱的「蚌」、「蛤」等;多出於南中國海、汎太平洋地區海域。
  殷墟墓葬中,有一群數量很多但不太受到重視的遺物就是「貝」。早在仰韶文化時期,葬儀中已有埋貝的風俗;殷墟墓葬中也發現埋貝的現象。目前所發現的埋貝除了是隨葬或裝飾品的遺留外,最引人注目的現象是放置在死者口中或手中、身旁的「殉貝」。
  貝在傳統部族中多被當作貨幣、裝飾品、護身符或巫術用器。在中國以貝作為交易的媒介至少從新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雲南邊區甚至到清朝初年才完全改用銅錢。由於貝的形狀美麗、色彩萬千,到今天都還是人們最喜愛的飾品之一;像M40號車馬坑出土的成組貝器,就是輶的裝飾品。除了實用的價值之外,有的民族或民俗學家認為,貝早期祭典中曾被當作一種奉獻神祇的祭品;且貝的形狀很像女人的生殖器,故被賦予繁衍、新生的意義而受到崇拜;另一方面也認為貝在古人的心中具有驅逐惡靈的防身魔力,因此會在頭髮、帽子或脖子、衣服上佩繫貝當作護身符並同時兼具裝飾的效果;於是人們也相信靠著貝的某種靈力,能在墓葬中保護死者軀體免於邪魔侵逼及靈魂的長生不滅並藉此獲得重生的力量。
上一件:花土 回選單 下一件:商代的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