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永

梁思永   梁思永(1904-1954年)原藉廣東省新會縣,梁啟超次子,1904年生於上海,一說生於日本橫濱。幼年曾在日本念小學,回國後進入清華學校留美班,隨後赴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攻讀考古學及人類學,曾參加印第安人古代遺址的發掘。留學期間,他為了解國內考古情況,一度回國擔任助教,在清華學校整理李濟在山西西陰村史前遺址所出土的部份陶片,並寫成英文專刊。

  1930年畢業後,梁思永回國參加中研院史語所考古組的工作,赴黑龍江昂昂溪遺址進行發掘,而後通遼河調查新石器時代遺址。隔年春天他參加了河南安陽小屯和後岡的發掘工作,秋季主持山東省歷城縣龍山鎮城子崖的第二次發掘,爾後因患烈性肋膜炎,臥病兩年。1934年梁先生病漸癒後,就赴安陽主持西北岡的發掘工作,這次發掘規模之大,人力之多,田野工作之精細及考古收穫之豐富,在國內均屬空前。這次發掘出的了10座大型陵墓及上千座祭祀坑,揭示了商代的奴隸社會情況,為中國古代社會提供了重要的科學資料。

  正當梁先生著手編寫西北岡報告之際,中日戰爭爆發,他隨著史語所搬遷,生活顛沛流離。在四川時,研究院設在山上,他週一上山,週六下山,不分畫夜忙於工作。在一個夏夜裡,一群人在蚊子及悶熱天氣的肆虐下,暫放下手邊的工作,烤火搖扇,談天說地,另有一番風味。夏悶熱冬濕冷的氣候對他的身體不適,第二年夏他就臥病不起。梁先生在病榻上,繼續書寫西北岡報告。報告只完成第一至第七章及二表的初稿,而後他就前往重慶動手術,西北岡的未完成稿,後被運往台灣,由高去尋輯補為《侯家莊》,分冊出版。

  殷墟發掘的初期,第一次由董作賓主持,目標在於探求甲骨,並提出「殷墟淹沒說」;第二及第三次由李濟主持發掘時,他也持同一觀點,誤判地上文化層由洪水淤積而成。自梁思永參加殷墟第四次發掘後,中國考古進入近代考古學範疇,田野考古的水平大大提高。他徹底否定「殷墟淹沒說」,開始確認版築上的柱礎石和窖穴等考古遺跡,復原建築遺址。此外,他在錯綜複雜的地層堆積中,明確了仰韶、龍山和商代文化的疊壓關係,首次判斷出這些文化的發展序列,這後岡三疊層的發現,建立了中國考古學的典範,成為中國近代考古學邁入成熟階段的顯著標誌。再者,梁思永主編的中國第一本大型田野報告─《城子崖》,對後來的報告起了示範性作用。他在〈龍山文化-中國文明史前期之一〉一文中對龍山文化的特徵、三個區域(山東沿海、豫北和杭州灣)的劃分、地層和年代,與商文化的關係等幾方面進行綜合性扼要的論述,迄今仍是研究龍山文化的精闢著作。

  另一方面,梁思永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也為中國考古人才的培育做出重要的貢獻,夏鼐、劉燿(尹達)、郭寶鈞、石璋如及高去尋等人在歷次殷墟發掘中都受到梁先生的熏陶與栽培,並將有關資料及研究成果,陸續公諸於世。他還對中國的田野工作和研究對象做了統籌的設想,成為後來歷屆長遠規劃的得力藍本。

  聰睿積極的梁思永,無奈被病魔纏身。1954年傳出梁思永逝世的消息,中國近代一代考古學家殞落了!然而他為殷墟考古及中國考古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中國考古發展史上樹立了不朽的豐碑。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