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玉

羅振玉   羅振玉(1866-1940年),字叔蘊、叔言,號雪堂,又稱永豐鄉人、仇亭老民,晚年自號貞松老人,原藉浙江上虞,同治五年(1866)生於江蘇淮安府山陽縣南門更樓東寓廬,1940年卒於遼寧旅順。

  上虞羅氏是個大家族,羅振玉曾祖父留下萬貫家產。在羅振玉祖父過逝後,他的祖母方氏放棄與家族爭產,攜子女離開上虞,定居淮安。他的父親由於經營典當業失敗,導致負債累累,不敢居家。羅振玉出生時是祖母主政,她治家嚴肅,待人至厚,合封建論倫理及傳統美德於一身,這對羅振玉的一生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從小性至馴,不為嬉戲,至晚年「始終手不釋卷,筆不停書」。

  羅振玉自小聰慧,但體質太弱,老師把課程放慢,讓他多自學,以致他從小就養成自學的習慣。他從年少始就表現出對金石文物的高度興趣,他十五歲自學篆刻,次年遊西湖時摩挲諸山題刻,流留忘返,十八歲輾轉購到古鏡一枚。十六歲那年,他擔起應付債家,奔走衣食的責任,童年的春風化雨成了遙遠的記憶。家庭的重擔不能窒息他對學業的追求,他每晚挑燈夜讀,以此為樂。光緒十二年(1886),長兄歿而無以為殮,妻子出當陪嫁品辦喪事。光緒十六年(1890),他祖母過世,兩年後妻子也因產後蓐勞而卒。一連串的不幸造就了羅振玉錘鍊堅韌的意志。

  光緒十三年(1887)起,羅振玉為人童子師,這雖勉以維持生計,卻無法清還債務。光緒二十二年(1896),他來到上海,與蔣伯斧合資創辦「農學社」,成立農報館,出版《農學報》,翻譯國內外農業方面的知識,他認為富國就要發展農業,希望這能給當政者切實可行的富國謀略。此外,他也編輯出版了《農學叢書》,這對中國展開農學研究提出了很有見地的看法。

  除了農業後,羅振玉還究心於教育。光緒二十二年(1896),他與朋友辦東文學社,以後又多次應聘到湖北、廣東、江蘇等地辦學,並且創辦了第一個教育界專門刊物─《教育世界》。東文學社最初目的是培養日語翻譯人材,當時沈肱、樊少泉及王國維都是該校的學生,他們曾因月考不及格而面臨除名的危險,羅振玉因了解他們一貫學習努力而允許他們留下來,對王國維而言,進入東文學社成了他走上學者道路的契機。宣統元年(1909),羅振玉任命為京師大學堂農科監督,即奉命赴日本考察,考察歸國後,立即建新校,設試驗場,造就了北京農業大學的前身。

  宣統嗣位後,內閣大庫險遭焚毀,羅振玉不忍清初重要史料遭此厄運,於是上下周旋,才使十幾萬斤的檔案和典籍免遭火難。搬運出來後,部份檔案卻被歷史博物館以「爛字紙」及該館「絀於經費」為由,出賣給同懋增紙店作「還魂紙」,羅振玉得知後,許以三倍價錢買下所有檔案,他為此奔走京律籌款,變賣私藏,還舉了私債,在造紙廠換回這批「爛字紙」,而出賣歷史檔案的歷史博物館,更成為近代文化史上的笑話。

  甲骨自受到收藏家及學者的注意後,古董商為了謀取高利,隱瞞了真實的出土地。羅振玉一開始研究甲骨就致力於調查其真實出土地,並且考訂出這些甲骨出土於商代晚期都城,屬於殷室王朝遺物。甲骨出土地和性質的考訂,直接導致後來安陽殷墟的發掘。羅振玉派人去小屯,不僅收集甲骨,還收集了一批不為古董商重視的出土物,他以「古卜用龜,輔以獸骨」的文獻記載為出發,認為在搜集甲骨時必須龜、骨「兼收並蓄」。在《洹洛訪古遊記》中,他記載了殷墟的地形,甲骨出土情況,考訂其他出土物及繪簡圖,成為第一部實地考察安陽殷墟的著作,對整個甲骨研究學科的形成和發展上起了「導夫先路」的作用。

  繼河南安陽殷墟被辦認後,西北邊陲敦煌石窟又有數萬件隋唐以後經卷寫本、石刻等珍貴文物的發現。外國人明火執杖掠奪,清廷卻毫無覺察。羅振玉竭立使其免遭流失國外,但留在國內的卻也未逃厄運,道貌岸然的官僚伸出貪婪的黑手,彼此勾結私吞國寶,賊喊捉賊,有些更把運車截攔,竊取其中精華,還把盜竊之餘的長巷破壞截割。羅振玉是中國境內研究敦煌文書的先導者,他以濃厚的國學功底開研究之先,1914年刊布《流布墬簡》,和王國維開創和倡導簡牘研究,共同開辟「國學」新領域的碩果。

  羅振玉雖然至力中外學術,但主要的目的還是以「西人學術」資「中學之助」,他主要的注意力始終放在發展國學上。辛亥革命後,他以清朝遺民自居,長期僑居日本。1919年返國,他參與清室的復辟活動,曾在由日本帝國主義製造的「滿州國」中擔參議府參議及滿日文化協會會長等職。在政治立場上,他是保守的。不過,他整理金石文字、搶救大庫檔案及敦煌文物、校斟善本古籍、流傳名家著述、搜集和考釋甲骨文字、研究敦煌文書等,他還曾為印書而斷炊,在艱難困境中仍把保存和流傳古代文化遺產視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為文化的綿延流長留下了輝煌的功績!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