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

王國維   王國維(1877-1927年)1877年出生於浙江海寧縣城,初名國禎,後改名國維,字靜安(或庵),亦字伯隅,號禮堂,晚年更號觀堂,又號永觀。原藉河南省開封府,遠祖隨宋高宗南渡,子孫由此定居,遂為海寧人。

  王國維出生書香世家,但三代無人中舉,是貧窮的讀書人。父親為了維持家中生計只好棄儒從商,母親在他四歲那年過世。自七歲起他到鄰近的私塾求學,往後十年的光陰,主要是學習八股文以得取功名。1894年爆發甲午戰爭,王國維身處這樣的環境中,方知世上還有「新學」,迴然異於往日所讀之「帖括之學」(做八股文),他「欲奮新學」之心愈迫切,希望出洋留學,無奈口袋空空,只能「望洋興嘆」。

  戊戌之年(1898)「百日維新」,這一年王國維邁出了一生中關鍵性的一步,出海寧,赴上海。抵達上海後他進入《時務報》工作,爾後到由羅振玉創辦的東文學社半工半讀,此後漸得羅振玉之器重及關照。是年6月王國維因勞累過度而回海寧休養,秋後返上海幫忙羅振玉編輯《農學報》。1899年在羅振玉資助之下,王國維得以赴日留學,進入東京物理學校專修理科,回國後在通州師範擔任心理學、哲學及倫理學教員。

  清朝滅亡後,羅振玉與王國維旅居海東,羈旅異邦的王國維,雖然衣食僅能自足,但卻在這裡覓得了良好的讀書及研究機會,投注了許多心力去貢獻這「發現的時代」。他寫定了第一篇關於簡牘考證的文章,和羅振玉合撰《流沙墜簡》,奠定了簡牘研究的基礎。他在羅振玉的「大雲書庫」中整理藏書及拓本,奠定了從事古文字、音韻及考釋金文、甲骨文的深厚基礎。

  1916年王國維先自行回到中國,回國的第一年他頗用心於古文字、音韻、訓詁等方面的考釋工作。第二年他更藉重小學(文字學)上的知識,進而研究殷商古史,寫成了著名的<殷卜中所見先公先王考>一文。後來他因見到了一些新的甲骨拓本,再撰<殷卜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以證清前說,而後陸續還寫了<殷周制度論>、<古史新證>、<殷虛卜辭中所見地名考>等,以甲骨文的記載以證古史,這種運用古文字與古器物來考證古代史的研究方法,就是有名的「二重證據法」。他證實了《史記.殷本記》所載王室世系中之商代先王,並糾正了史記中所記個別人名與世次的訛誤。此外,他也對甲骨文字本身的斷代與綴合起了帶頭作用。安陽小屯出土的甲骨文,是殷商後期的產物,但自殷盤庚遷殷至帝辛亡國,歷經九個朝代共273年,王國維就以卜辭上的「稱謂」解決了甲骨是屬於哪個王朝的難題。在研究卜辭及對古史的貢獻上,王國維考訂了殷之先公諸臣及諸侯、殷代的制度典禮和古代民族及地理,這些均為後世研究古史的學者所取法的治學門徑。

  1927年6月2日王國維一如往常到學校。九點左右他到頤和園,購票入內,至佛香閣排殿下的昆明湖畔自沈湖底,享年五十一歲。他在遺書中說:「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被譽為「中國現代學術奠基人」、「新史學的開山」的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事業如日中之時,一躍而入昆明湖,留下了一個千古之謎。
回上頁